时间:2025-01-06 16:29:23 www.rili88.com 日历网
每年的5月17日,世界高血压日提醒我们关注血压健康,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世界高血压日的简介、由来、主题等内容,具体如下:
世界高血压日是几月几日?
世界高血压日是:每年的5月17日
世界高血压日简介
世界高血压日是由世界高血压联盟(WHL)设立的,旨在提高全球对高血压的认识,促进其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世界高血压日由来
20世纪70年代,世界高血压联盟成立,致力于高血压的防治工作。2005年起,该组织将每年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以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识和重视。
世界高血压日的意义
世界高血压日的意义在于教育公众,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鼓励人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定期测量血压、控制体重、限制钠盐摄入等,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什么是高血压?
当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时,即为高血压。需注意测量血压前患者需静坐至少5分钟,且将血压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高血压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高血压(也称为高血压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存在可能会对心脏、血管、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然而,高血压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它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症状:
头痛:通常发生在早晨,位于后脑勺或太阳穴处,可能是钝痛或搏动性疼痛。
头晕:感觉头部轻飘飘的,尤其是在突然站立时更为明显。
疲劳:持续感到疲倦无力,即使休息后也无法缓解。
视力模糊:高血压可能导致视网膜血管异常,引起视力模糊或视觉障碍。
胸闷、心悸: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出现胸闷、心跳加速或不规则的心跳。
呼吸困难:特别是在体力活动后或平躺时,可能会感到呼吸急促。
鼻血:高血压有时会导致鼻腔内的血管破裂,引起鼻血。
耳鸣: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耳鸣,即耳朵内有嗡嗡声或其他声音。
端午节的赛龙舟习俗:团结协作的竞技端午节,一个充满传统与文化的节日,不仅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赛龙舟习俗更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赛龙舟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是一种团结协作的象征,本文将以端午节的赛龙舟习俗为主题,探讨团结协作在竞技中的重要性。主体:赛龙舟,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竞技运动,赛龙舟的队伍由多人组成,每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与队友紧密配
112个网友看过 2025-09-21
清明节的放风筝习俗:放飞希望的传统清明节,这个充满哀思与怀念的日子,却也有着放飞希望的传统习俗——放风筝,风筝,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象征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清明节放风筝习俗的起源、意义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主体:放风筝习俗的起源放风筝习俗起源于我国古代,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相传,墨子用三年时间制作了一只木鸢,用以观察敌情,后来,风筝逐渐演变
121个网友看过 2025-09-18
腊八节,又称腊八,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农历腊月的第一个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祈福活动,祈求幸福的生活,本文将从腊八节的起源、祈福习俗以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腊八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动,据史书记载,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是古代人民为了祈求丰收和幸福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腊祭通常在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举行,因此后来这一天也就被称为腊八节。腊八节的祈福习俗丰富多彩,
144个网友看过 2025-09-16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庆祝,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远眺,祈求长寿和健康,登高习俗作为重阳节的重要活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历史意义。重阳节登高习俗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在古代,人们认为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是阳气最盛的日子,登高可以避邪驱病,祈求长寿,随着时间的推移,登高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传统,成为了重阳节的重要标志。主体登高习俗的
133个网友看过 2025-09-15
中秋赏月:月亮的美丽与文化的传承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赏花灯,以表达对团圆、和谐、美好的向往,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通过欣赏月亮的美丽,感受自然之美,传承文化之魂。主体:月亮的美丽月亮,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它那皎洁的光芒,如水如银,洒在大地上,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月亮的美丽,不仅在于它的外观,更在于它所蕴含的
182个网友看过 2025-09-15
端午香囊:驱邪避灾的护身符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俗传统,香囊习俗尤为引人注目,香囊,这一小巧精致的物品,不仅承载着人们对健康的祈愿,更是一种驱邪避灾的护身符,本文将从香囊的起源、制作工艺、文化内涵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等方面,深入探讨端午香囊这一独特的民俗现象。主体:香囊的起源与发展香囊,又称香袋、香包,起源于古代的“香囊佩”,最初是贵族阶层佩戴的饰品,随
111个网友看过 2025-09-13
清明插柳:平安祈愿的传统习俗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承载着人们对先人的缅怀和对生命的尊重,在这一天,人们不仅会扫墓祭祖,还会插柳祈求平安,插柳习俗,作为清明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更蕴含着对平安生活的祈愿。主体:插柳习俗,起源于古代的寒食节,寒食节,是古代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介子推,介子推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忠诚和牺
184个网友看过 2025-09-12
腊八节,又称腊八,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的腊祭,腊八节通常在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庆祝,是中国农耕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腊八节的祭祀习俗,不仅是对祖先的纪念,更是对丰收的祈求,本文将探讨腊八节的祭祀习俗,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腊八节,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过祭祀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腊八节的祭祀习俗,不仅是对祖先的纪念,更是对丰
149个网友看过 2025-09-12
重阳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赏菊饮酒,祈求健康长寿,重阳节最核心的习俗,莫过于敬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重阳节的重要主题,本文将从重阳节的敬老习俗出发,探讨尊老爱幼的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重阳节,又称重九节、登高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据史书记载,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天,人们登高
195个网友看过 2025-09-11
中秋团圆:家庭和睦的传统之美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赏花灯,而最为重要的习俗则是团圆,团圆,是中秋节的核心,也是家庭和睦的象征,本文将探讨中秋团圆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家庭和睦的传统之美。主体:中秋团圆习俗的起源与发展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后来逐渐演变成团圆的节日,在古代,人们认为月亮是团圆的象征,因此在中秋之夜,家人团聚,共同赏月,
165个网友看过 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