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07 17:34:24 www.rili88.com 日历网
全国爱耳日设立于每年的3月3日,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全国爱耳日的相关内容,帮助大家了解全国爱耳日是几月几日以及全国爱耳日简介、由来、主题等,具体如下:
全国爱耳日是几月几日?
全国爱耳日是:每年的3月3日
全国爱耳日简介
全国爱耳日是中国为了提高公众对听力健康的认识和重视而设立的一个特殊日子,每年的3月3日被定为全国爱耳日。这个日子的选定是因为数字3的形状与耳朵相似,因此3月3日象征着两只耳朵。自2000年起,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以提高公众对听力健康的认识和重视。
全国爱耳日由来
全国爱耳日的设立源于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提案。随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自2000年起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
全国爱耳日的意义
全国爱耳日的设立旨在加强听力残疾预防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听力健康意识,推进《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实施,减少、控制听力损失和残疾的发生,推动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爱耳日历届主题
由于内容比较多,我们仅将“全国爱耳日”近几年的主题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0年:保护听力,终身受益。
2021年: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2022年: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2023年: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
2024年: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
保护耳朵“四要”原则
01、环境要安静
不要在嘈杂环境下用耳机,如地铁、KTV、建筑工地等场所。
02、质量要上乘
购买质量好、具有降噪功能的耳机,不会因噪音而提高音乐本身的音量。
03、款式要选择
最好少用“入耳式”耳机,可选择“头戴式”耳机。
04、原则要牢记
遵循“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时长不超过60分钟。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庆祝,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远眺,祈求长寿和健康,登高习俗作为重阳节的重要活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历史意义。重阳节登高习俗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在古代,人们认为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是阳气最盛的日子,登高可以避邪驱病,祈求长寿,随着时间的推移,登高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传统,成为了重阳节的重要标志。主体登高习俗的
114个网友看过 2025-09-15
中秋赏月:月亮的美丽与文化的传承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赏花灯,以表达对团圆、和谐、美好的向往,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通过欣赏月亮的美丽,感受自然之美,传承文化之魂。主体:月亮的美丽月亮,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它那皎洁的光芒,如水如银,洒在大地上,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月亮的美丽,不仅在于它的外观,更在于它所蕴含的
166个网友看过 2025-09-15
端午香囊:驱邪避灾的护身符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俗传统,香囊习俗尤为引人注目,香囊,这一小巧精致的物品,不仅承载着人们对健康的祈愿,更是一种驱邪避灾的护身符,本文将从香囊的起源、制作工艺、文化内涵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等方面,深入探讨端午香囊这一独特的民俗现象。主体:香囊的起源与发展香囊,又称香袋、香包,起源于古代的“香囊佩”,最初是贵族阶层佩戴的饰品,随
102个网友看过 2025-09-13
清明插柳:平安祈愿的传统习俗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承载着人们对先人的缅怀和对生命的尊重,在这一天,人们不仅会扫墓祭祖,还会插柳祈求平安,插柳习俗,作为清明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更蕴含着对平安生活的祈愿。主体:插柳习俗,起源于古代的寒食节,寒食节,是古代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介子推,介子推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忠诚和牺
178个网友看过 2025-09-12
腊八节,又称腊八,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的腊祭,腊八节通常在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庆祝,是中国农耕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腊八节的祭祀习俗,不仅是对祖先的纪念,更是对丰收的祈求,本文将探讨腊八节的祭祀习俗,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腊八节,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过祭祀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腊八节的祭祀习俗,不仅是对祖先的纪念,更是对丰
144个网友看过 2025-09-12
重阳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赏菊饮酒,祈求健康长寿,重阳节最核心的习俗,莫过于敬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重阳节的重要主题,本文将从重阳节的敬老习俗出发,探讨尊老爱幼的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重阳节,又称重九节、登高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据史书记载,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天,人们登高
189个网友看过 2025-09-11
中秋团圆:家庭和睦的传统之美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赏花灯,而最为重要的习俗则是团圆,团圆,是中秋节的核心,也是家庭和睦的象征,本文将探讨中秋团圆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家庭和睦的传统之美。主体:中秋团圆习俗的起源与发展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后来逐渐演变成团圆的节日,在古代,人们认为月亮是团圆的象征,因此在中秋之夜,家人团聚,共同赏月,
162个网友看过 2025-09-11
端午节的赛龙舟习俗:团结协作的竞技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赛龙舟作为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不仅是一种竞技活动,更是一种团结协作的象征,本文将以端午节的赛龙舟习俗为主题,探讨团结协作在竞技中的重要性。主体:赛龙舟是一种集体运动,需要参与者之间的紧密合作和默契配合,在赛龙舟的过程中,每个队员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划桨手、舵手还是鼓手,都需要全力以赴,发挥自己的优
175个网友看过 2025-09-10
清明节的放风筝习俗:放飞希望的传统清明节,这个充满哀思与缅怀的日子,却也有着放飞希望的传统习俗——放风筝,风筝,这一承载着人们美好愿望的载体,在春风中翱翔,象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本文将深入探讨清明节放风筝习俗的起源、寓意以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主体:清明节放风筝习俗的起源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源于古代,相传是为了纪念古代英雄介子推,介子推因忠诚于晋文公而被烧死,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在清明节这一
126个网友看过 2025-09-05
腊八节,又称腊八,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自古代的腊祭,后来逐渐演变为祈福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祈福活动,祈求幸福的生活,本文将从腊八节的起源、祈福习俗以及其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腊八节,这个古老的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通过祈福活动,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腊八节的祈福习俗,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反映了人们
150个网友看过 2025-09-04